/ 近期生活觀察 👀 不同價值觀或不同緯度的朋友圈 👬

圖/ Pexels
《近期生活觀察 - 不同價值觀/緯度的交友圈》
 

現在在聽 1119 Dance House —《你說蛇?》

2025 年是我的本命年 🐍,也就代表今年已經邁入第 24 個年歲。距離農曆新年還有 10 天,從聖誕節就開始期待過年的我,現在突然間開始手足無措。作為一個喜歡提早計劃的 J 人,感受到的節日氣氛總是比別人早。例如,聖誕節從十一月中就開始大肆慶祝;十二月底就開始感受滿滿的農曆年氛圍🧧

去年年中(2024 年 6 月)我從校園生活中畢業了,開始進入大人總是掛在嘴邊的「可怕的社會」。也親身經歷了一個月的「上班族生活👩‍💼」。從決定辭職的那天一直到今天,也過了三個月。

我想,現在突然對農曆新年手足無措,是因為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而感到害怕。害怕新年過後,身邊的朋友都開始會到日常工作中,而我還是一個「待業中」的無業游民。


🁢 閱讀帶給我的收穫 —— 拓展價值觀 + 世界觀

近期看的兩本書:《存在的藝術》佛洛姆、《安靜是種超能力》張瀞仁 帶給我很多不一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也為了想要把這些收穫傳達給更多的人,拍了好幾部 YT 影片(YouTube 頻道【 CC 麗貞】)分享我的閱讀心得。

《安靜是種超能力》書中,看見自己內向特質也有獨特的閃光點。善用自己細心敏感的特質,在工作領域中也能閃閃發光!

《存在的藝術》書中,我學到如何真正的活在當下,重新認識資本社會下的擁有主義、也從更深層的角度看「精神分析」。

自從看完這本書,我和朋友們之間的相處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開始發現我們之間的價值觀差異。我開始看見朋友們的「重擁有主義」:在乎世俗的成功、在乎和我之間相處的回憶、在乎別人的眼光、在乎自己擁有的一切。

圖/ Pexels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從大學生的身分轉換到出社會的這段期間,看見很多身邊朋友的轉變:有選擇出國繼續深造的、有回到家鄉工作的、也有繼續留在台灣繼續打拼/求學的、脫單、恢復單身、組織家庭,等等等等。

看著朋友們的轉變,我回頭看向自己,問自己:“ 現在這個生活狀態,我真的開心嗎? ”

慶幸的是,我真的很喜歡現階段的自己,很感恩現階段的生活。為了dream job 踏出舒適圈、為了在乎的議題實際和人交流。我想,能做到這些事的自己,已經很值得鼓勵了👏


🁢 順著自己的心意去做

祝福看這篇文章的你,在今年(2025 年)都能夠順應自己的心去生活去感受。

生活一切順利、平安!

圖/ Pexels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