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讓情緒好好抒發出來的自己,真的好棒。
1、u can't 符合所有人的期待。
上週末天氣開始轉涼,終於有一點換季的感覺,終於可以拿出長袖來穿。自己的心理狀況好像也開始轉換新的方向。
這個狀態,似乎是在提醒我是時候停下來休息充電一下了。
自從開始在社群上通過文字表達我的感受,跟大家分享世界的美好,不管是在 IG、FB又或是 BLOG ,我都希望讀者都可以從我的文章中收穫到一點什麼。回過頭來看看,這個 output 自己的模式持續了快半年。這樣不停輸出自己,其實會讓我每一個半月就覺得精疲力盡,就需要好好休息一番。
最近收到一些反饋,是關於我在社群媒體上的呈現。收到那些反饋的當下,很直接的感受是難過,再來是失望,最後是生氣。(關於“難過”、“眼淚”這一點我又可以再寫一篇小文章xdd)
「有時候看到你的社群,我會感覺到負能量。」「你一直在噴噴噴(輸出),現在網絡上的世代都這樣。你都沒有思考讀者在看到你的文章之後可以收穫到什麼利益。」
每一句話就這樣准准的刺在我的心上。
那一刻我真的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我才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了解在社群背後的我想要傳達的事。我想要通過我的社群告訴大家,其實人才是這世界最奇妙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看書中收穫到的、我的自戀日常、我的 deadpink 好友們。
哭了不下十遍之後,我給自己的答案/安慰是:
「你不能符合所有人的期待,這世界這麼多人。
那就先照顧好自己,再符合那些愛你的人的期待就好,去愛你愛的人。」
2、「低潮是正常的,低潮是最好的覺察時刻。」
這兩句話是在Sherry訪問閻奕格的那隻影片裡學習到的。在接下這些生活給我的各種驚喜之後,不開玩笑,我真的覺得自己活不下去了。我的意思是,我覺得我失去了社交能力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聽起來很誇張,但那個狀態下的我只想要待在自己的小房間。出門搭公車捷運,都會讓我覺得害怕,陌生路人隨意的一個眼神都會讓我感覺害怕。
當時的我還是硬撐著,通勤去上了課。我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擺脫那個狀態。身邊明明也有很多那些愛我的家人朋友們,可是那個狀態下的我不想去打擾別人,不想要把我的負面情緒給他們。
所以選擇自己默默消化,待在自己舒適的空間,好好讓那個情緒感受抒發出來。
![]() |
圖/ 2023.08 with dad |
之後,我哥像是突然和妹妹心電感應,傳了一封訊息來:
「沒有消息了?」「只是問你好不好」
那一刻又差點潰提。現在回想回去真的發現自己身邊真的好多愛。還有K。他總是可以用溫柔的話語和擁抱來告訴我:
「it's okay 那真的沒有關係」
3、從一個人對他人的解讀,其實就可以了解他的想法。
“我們都只在乎自己的事,大家都沒在聽對方說話,hearing and listening is different.”
上學期的一堂課,老師 output 的這句話就這樣一直被我記在心中。但最近自己在生活中的體驗,發現這句話並不是 100%的正確。
我發現:
「人總是會用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去判別他人。
就算他人有多麼正向的特質,如果和自己的價值觀不符,那在他眼裡都不算什麼。」
圖/ 悄悄話小森說_療愈情緒展覽 |
4、哭、眼淚💧
(好8,最後還是要寫一下最近自己很容易克制不住的想哭就哭的狀態)(到底是為什麼這麼會哭)
再次給第一次看我文章,生活中不太了解我的朋友們,前情提要一下:
過去的我是一個什麼事情都只會憋在心裡,絕對不會在公眾場合哭的人。但這幾天的我一直在莫名其妙的場合眼眶泛淚、莫名感性。一開始覺得,這樣的自己未免也太不會看場合做該做的事了吧。有時候一些場合就是要收起自己的眼淚,畢竟大人們看到你哭,只會覺得你是個長不大的小孩。
後來我想了一下,發現自己很厲害(嗯?)。
那個當下就是難過就是不舒服,所以讓情緒用眼淚的方式抒發出來。我可以上一秒“大珠小珠落玉盤”,下一秒直接收起眼淚。跳脫出來從第三視角看這樣的自己,真的感覺很欣慰。
可以讓情緒好好抒發出來的自己,真的好棒。
圖/ 九月底的快樂_婁峻碩北流演唱會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