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旅行。🏠

 

2020.08.20 18:58 landed

2023.08.21 11:01 take off



現在在聽,Saltwalter Joys.

我竟然在這個👹地方待了三年,這個班機飛了三年也是蠻久的。

每一次來機場都會感嘆自己竟然在這個陌生的國度度過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


一個人看醫生、一個人撐過被病痛折磨的夜晚、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看展,一個人遇到另一個人;

兩個人吃飯、兩個人喝酒、兩個人聊天、兩個人吃火鍋、兩個人就坐在那什麼事都不做,兩個人再遇到更多人;

一群人出遊、一群人看演唱會、一群人籌辦活動、一群人過中秋過端午跨年。


回憶起來,眼眶又泛淚了。


(flight recordings)

1、是回家嗎?


“我到底是回家還是又到另一個陌生的國度去?” 在機場捷運上的我想著這件事。


明明上一次回家只是半年前的事,但怎麼這次的感覺這麼漫長。我算是那種很會融入一個地方的人(應該說是被迫融入),從我的台灣腔就可以看出來了。回家前幾天就在焦慮我的破馬來文和英文要怎麼融入這個我原本的家。


回想三年前那個決定來台灣留學的自己,是真的迫不及待想要離開家,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那時候我很喜歡’的台灣。

我總會跟朋友說來台灣生活和旅遊是不一樣的。現在的我會說,台灣是一個適合旅遊但不適合生活的國家。(我並沒有想要舉什麼例子出來證明,因為回想那些不好的回憶真的會很不開心。)


所以是定居還是流浪?一年後的下一站又會是哪裡?


我一直是個擅於規劃也很需要規劃的人(我INFJ的J有75%)。也因為這個「善於規劃」把自己困住,完全不接受任何”容錯率”,要求自己的人生必須是完美的。但擁有完美人生的他們真的開心嗎?他們會不會也想要我們的不完美,而我們卻想要他們的完美。


2、旅行對我的意義,真的只是為了看看沒看過的世界嗎?那家的意義又是什麼?


每一次心煩(氣躁)的時候都會想家,想那個三年前我迫不及待離開的家,然後開始計劃下一次回家的時間就會冷靜下來了。


「家永遠是溫暖的避風港」


真的很老土的一句話卻又很真實。累到覺得生無可戀的時刻,想著自己的家好像就可以再多撐一下了。但長大過後開始思考的竟然是”那如果這個家消失了呢?我是不是要先有自己的家”(F屬性的規劃模式又開始了)


( me and the beautiful scene at hostel.)

Home, I coming back.






留言

  1. 「我到底是回家還是又到另一個陌生的國度去?」我太喜歡這一句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