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得其所|以動保挺野保🐕巡迴展

 

(圖/ 個人認為展場內最療愈的設計)

上個週末在崇拜結束之後抽空來看了這個展覽。策展團隊在論述中說到“我們清楚不可能藉由一次展覽,立刻讓16萬隻的犬隻不再遊蕩。至少我們能邀請喜歡動物也願意付出關心的朋友們能先看到問題、理解問題,或許未來我們有機會一起去解決問題。” 作為觀展者的我,在現場感受到策展團隊的用心,從展場佈置以及內容的準備上都可看出團隊對於動保及野保議題的關注。


(圖/ 展覽論述


/什麼是動保?

先來認識一下幾個名詞吧!


在展場最右側可以看到一張淡橘色和淡綠色的海報,解釋了「動物保育」和「動物保護」兩者差別。

動物保育(Animal Conservation,指的是野生動物保育,簡稱保育或野保。

動物保護(Animal Protection,指的是動物保護,簡稱動保。

動保談的是“動物福利”,而野保談的則
是“生物多樣性”及“自然生態平衡”。


了解兩者之定義後,再回頭來看這次展覽的名稱【以動保挺野保】,可以發現策展團隊想要傳達的是,我們必須先做到「動保」才能真正的做到「野保」



(圖/ 動保和野保之差異)


/美好的背後是那些你看不到的痛苦。

了解策展團隊的論述之後來到這一展區。活潑又色彩豐富的插畫背後,是那些因遊蕩犬貓而受苦的真實畫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段草鴞遭野狗攻擊的畫面。影片裡母鴞為了保護身下的四隻雛鳥,守在巢前抵抗野狗的叫囂。(詳細新聞可參考這

看完這段令我震驚的影片之後,在接下來的展區中都不禁讓我思考,人所做的這些真的是動物們想要的嗎?

(圖/ 適得其所插畫)

我不斷思考,一直到看到這句話:


「愛,是願意忍住自己的情感衝動,靜下心來理性思考問題結構,

再去選擇做什麼和不做什麼。」


對啊,面對自己的情感需求,我們應該同理的去思考這些動物所需要的是不是這些幫助。


(圖/ 以TNSA取代TNR)

當天看展的時候我也詢問其中一位工作人員,“TNR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用TNSA取代TNR?R指的回放又是什麼意思?” 


TNSA:Trap捕捉,Neuter絕育,Shelter收容,Adoption認養

TNR:Trap捕捉,Neuter絕育,Return回放


她回答我說,其實台灣的動保議題,這兩者(TNR,TNSA)都會輪替取代。宣導「以認養代替購買」的時期使用的就是TNSA。但是經過幾年的宣導之後認養率的確提高了,但野生動物的存活率卻隨之降低。歷經研究團隊幾年的研究之後發現,人們對流浪動物的愛心氾濫,隨心的餵養流浪貓狗,反而讓它們更有力氣去攻擊其他野生動物這也就是野生動物存活率在近幾年驟降的主因。所以,這個展覽想要告訴大眾,請勿隨意餵養流浪動物。最實際可幫助流浪動物的方式就是實際到收容所認養它們。



/除了認養之外,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圖/ 我們可以做到的四個簡單方法來盡一份心力)

1、帶寵物外出繫牽繩

2、不放養家中寵物

3、不帶寵物到山區

4、不餵食流浪動物


最後,真心推薦大家在展期內抽空來看看。策展團隊很用心的利用大量的插畫來傳遞一個沉重的議題。要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議題的背後,這個展覽就是一個了解動保議題的機會。而且展區——剝皮寮歷史街區附近也很有文化氣息,很適合花一個下午來好好逛逛。


(圖/ 活動海報)

 #適得其所【以動保挺野保】巡迴展


展覽地點 | 剝皮寮歷史街區_演藝廳

展覽日期 | 2023.08.01—2023.08.27

開放時間 | 週二至週日11:00~18:00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