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患者也會是療愈一個人的存在。
現在在聽,誰能使我與神的愛隔絕。
「失智症患者也會是療愈憂鬱症患者的一個存在。」
(第一集故事窩)
這句話是在第一集呂國維的故事窩裡面知道的,但我覺得憂鬱症也會是療愈一個人的存在。
他們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脆弱、那麼無助、那麼需要幫助,我反而覺得他們比所謂的“正常人”更加懂得自己需要什麼,只是不知道該怎麼整理自己的情緒。
講白話文的話,就是他們思考了很多,就只是比“正常人”思考了很多。
「憂鬱症患者也會是療愈一個人的存在。」
這句話是最近在陪伴一個憂鬱症朋友L身上感受到的。L是一個高敏感的人,很會觀察自己的情緒,也很會去思考這個情緒的背後是因為什麼才有了這個情緒感受。
L也確實有在幾個時刻療愈到我。
舉例來說,就是當我在“工作”的時候發生了一些突發狀況,心裡又開始不自覺的焦慮,但焦慮的同時還要照顧身邊人/整個環境的氣氛,L突然說了一句:“沒事,慢慢來。”她用手拍了拍我。(要不是那時候在工作,我會先被療愈哭兩分鐘)
當我用一個“很外向”、“很多話”的形象,面對一個其實自己很緊張的社交場景時,用笑聲緩解尷尬的場景,L又用手拍了拍我。說不定她只是覺得你到底是笑夠了沒,真的可以停了,但我真的一旦被點到笑點就 停 不 下 來 了 。
從L身上看見,他們其實並不是一群“弱勢群體”,需要被幫助的群體。
我們反而還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很多療愈正向的能量,而且通常他們也都不知道自己正在療愈他人。
(看海、看日出,是一個很好的舒緩憂鬱情緒的方法。)

留言
張貼留言